top of page

2006年年初,一位名为阿为素的网友因春节返乡,在一座云南的小城里,意外地发现了一张名为《山歌剧情版——美女帅哥追情人》的专辑光盘。之后他将其上传至天涯BBS上,专辑中一男二女动作夸张,唱着云南花灯的节奏,歌词相当露骨,在精英文化盛行的早期互联网中,专辑中的魔性表演一下子便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山歌教”自此横空出世。

“山歌教”的出现,不仅是一次猎奇尝鲜的网络狂欢,更带来了一次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审美冲突”。作家刘倚菲直言“这样的东西是垃圾”,而著名文化评论家朱大可却说这些情色民歌从来就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主体,只是数码科技使之复活。争论还未结束,新的事物已然出现。2009年,葫芦屯文化在豆瓣萌芽,一部分豆瓣用户抱团取暖,成立土味文化圈与“装逼文艺”对立,之后更是延伸出“葫芦屯音乐之声”、“农业金属合作社”、“带本知音走天涯”等千奇百怪的小组。

一直以来,位于亚文化群体中一员的土味文化,它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尝试发出自己的声音。

然而,在互联网这个新兴的媒介上,精英与城市青年始终牢牢掌握着话语权,其他声音要么选择沉默,要么只能被埋没。

直到十二年后的2018年,小镇青年们携全新的土味视频、土味文化彻底席卷整个网络语境。

失声:小镇青年画像

2018年伊始,令人出乎意料地,以快手APP为发源地的土味视频突然火了,也将一直处在幕后的小镇青年推到了台前。

那么,到底什么是小镇青年?

112233.png

在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和中国青年报发布的《2019年小镇青年报告》中,它们将其定义为“三线及以下城区用户县城、镇区、乡村及城乡结合部十八至三十五岁之间的用户”。很多人说,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真实的中国”。

图标.png

实际上,处在绝对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夹缝间的小镇青年,有着许多令人惊讶的共同点。

小镇青年年龄段.png
未命名图表 (1).png
画像副本.png

“只要不被忽略,最重要的感觉是,就是你们所有人都在关注我”,杀马特“教父”罗福兴在腾讯新闻出品的访谈类节目《和陌生人说话》中谈道,“反正我有种莫名的感觉,就不想被别人忽视吧。就是这样,可能小时候经常被人忽视吧”。

紧身衣裤、豆豆鞋在小镇青年的身上有着极高的出现率,反映了他们的消费偏向,杀马特“教父”罗福兴在打扮自己时,一整套东西都是在两元店买的,加上衣服等杂七杂八的东西只花了两百元不到;这也在不知不觉体现了他们杂乱的审美——是韩流、港台、乡土等文化的杂糅体。

在费孝通那部著名的《乡土中国》中,他说“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确,目前中国依然有1660万人年收入不足2300元(《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仍有6085万文盲,文盲率5.2%(《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123456789.png

“他们应该大多数都是初中毕业。我知道火锅,他是高二没读了,然后我是高一”,3锅儿说到,他和他的朋友因拍特摄片在快手上大火。在他们的短视频中,他们粗糙地模仿着国内外热门电影、儿时的动画片。在现实中,有大量的小镇青年和3锅儿一样,初中毕业后便不再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他们的价值观形成更多的来自于生活的经验、儿时的动画以及各类他们消费的影视剧。

在主流文化节目中,无论是《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文化节目,还是《奔跑吧兄弟》、《向往的生活》等综艺潮流节目,小镇青年因其大量的客观原因,难以进入相关的讨论空间发出自己的声音。实际上,在土味视频大火之前,7亿多的他们在主流空间中是处在一种不折不扣的“失声”状态中的。

一线城市的背后:小镇青年的向往与反抗

对于快手里的土味文化,我们也不能忽略其自身的发展进程。

2016年的夏天,一篇名为《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刷爆了朋友圈,将“一个个自虐视频、低俗黄段子和各种行为怪异的人”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土味视频起初的确是在一片惊讶声中走进我们视野的,他们总是自虐吃异物、炸裆以及不要命的喝酒,不一而足。总之,他们最开始运用更多的身体语言发出了孱弱的声音。但实际上,随着快手的不断整改以及推荐算法、网络意见领袖的过滤下,自虐视频在主流视野中几乎销声匿迹。

然而,在小镇青年的无端的浇头行为中,仍然可以听见他们试图发出的声音。

{F5FC646D-6BAE-5ED4-8BF4-51FF80655603}.p

快手中的“浇头党”总是在一段深情的嘶声呐喊后,就会拿出自带的饮料从头浇下。在这里面——

箭头.png

关于呐喊的内容,百分之九十与爱情有关。所以情感是小镇青年的“软肋”。在选择的地点上,为了更具冲击力,他们大多选择了热闹街道、公交车站,抒发了百分之八十的负面情绪。

在“浇头派”里面永远求之不得的爱情,同样也是土味剧场中的常客。

箭头.png
矿泉水.png
999999999999999.png
15948.png
雪花.png

​极光大数据的报告显示,小镇青年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处于单身状态,甚至还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比例没有恋爱经历。究其原因,固然有着

婚姻状况.png

情感中不可避免的个体主观因素。但在土味视频中,对大量的台词进行词频分析,还能发现不少有趣但无奈的客观因素。正如情景剧中,爱情主题的台词词云图所展示的,“钱”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字眼,常常与“她”伴随着“没有钱你拿什么给她幸福”、“穷光蛋,没有钞票你让我用什么做女王”的句式出现。除此之外,感情中也总是危机四伏,“渣”也是一个不分性别的高频词,“渣男”、“渣女”总是扮演者小三的角色。面对这样的情况,男生靠兄弟,女生靠姐妹,艰难地共渡难关。小镇青年在物质条件上相比一二线青年有着一定程度的落后,但成功早已在多年的影视剧、媒体影响中被定义,即有房有车。对美好生活的摩登幻想,以及身处现实的实际对照。他们的向往与反抗很大程度在这爱情中,相辅相成。

在小镇青年的眼里,二元或者三元的关系中总是存在着明显的强弱对比,甚至一个人也需要一些特殊的符号表现其强势地位。

嘟嘟妹.png

​在二元或三元的关系中,存在着许多种类的类别,他们共同造就了小镇青年的精神世界。

农村人.png
箭头.png
农村人2.png
箭头.png
农村人3.png
向往.png
反抗.png

在存在城乡矛盾的情景剧中,强者的关键词总是“傻农民”、“乞丐”、“丢人现眼”,小镇青年们自编自演的情景剧表现出,他们希望得到平等的对待,也希望融入城市生活的语境,反抗有色眼镜。

社会大哥!.png
箭头.png
社会大哥2.png
箭头.png
社会大哥3.png
向往.png
反抗.png
正义1.png
箭头.png
正义2.png
箭头.png
正义3.png
向往.png
反抗.png

“因为以前读书的时候都比较自卑,然后可能心里一直都有那种想当英雄的想法是一样的,特别想要那种被关注的感受”,土味视频创作者小黑说。实际上,对于小镇青年而言,除了爱与金钱之外,还有被关注与被需求,是一种“需要人陪”的冲动。

大长腿.png
TIM图片20190511114009.png

插图所示,他们有意或无意地,塑造了十分相似的形象。男生着紧身衣裤、豆豆鞋,女生则利用特效成为了锥子脸、大长腿。

hah1.png
hah2.png

从留守儿童到流动儿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做出了一些无奈的选择。在快手的数据报告里,小镇青年中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比例远远大于一二线青年。在奔波的生活中,爱缺席了成

长的过程。小镇青年们在敞开心扉讲述时,总是说“想要那种被关注的感觉”,他们染头发、疯狂发自拍,被我们称之为自恋,或者一些更难听的字句。“汪涵弟弟”是土味视频中走秀派的集大成者,他穿着自制的各种惊人的服装,走在闹市之中,回头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在我们的分层抽样的样本中,有43%的视频是展示自我的“自恋”视频,其中52.6%是没有任何剧情的自拍,剩下的几乎全为“社会摇”,即对着镜头,自信地但业余跳着一种节奏强的舞蹈。除此之外,正如

向往与反抗,无非是向往而不得,只好有力或无力地反抗。向往如何,反抗如何,不过如是。

数据来源:

1、《2018快手大数据报告(完整版) 》

​2、《快手大数据:2019小镇青年报告》

3、《2018年快手用户人群洞察大数据报告》

4、极光大数据《2018年8月小镇青年消费研究报告》

5、自抽347份土味视频样本

bottom of page